<optgroup id="zrzwd"><em id="zrzwd"><pre id="zrzwd"></pre></em></optgroup>
  • <wbr id="zrzwd"></wbr>

  • <span id="zrzwd"><sup id="zrzwd"></sup></span>

      首頁 > 行業動態
      從“新三樣”領跑看外貿韌性和動能
      時間:2023-08-10 09:26:56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

       今年上半年,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國際市場不確定因素較多的背景下,我國外貿頂住了壓力、穩住了規模、提升了質量,進出口規模首次突破20萬億元,創同期歷史新高。尤其是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新三樣”領跑出口,我國外貿彰顯較強發展韌性。

      出口產品結構持續優化升級

      7月18日,蘇州港太倉港區國際集裝箱碼頭,由中遠海運集團打造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專班(蘇州港)首航,裝載著2797臺新能源汽車的巨型貨輪揚帆遠行前往南美。江蘇口岸迎來汽車“出海熱”,據南京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江蘇口岸出口汽車31.1萬輛,同比增加230.5%。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11.1萬輛,同比增加417.6%。

      江蘇的汽車出口熱并非個例。日前,在青島海關所屬日照海關關員現場監管下,20輛新能源巴士車有序吊裝到“艾利斯”輪船舶甲板,隨后搭乘貨輪自山東港日照港出發,駛往南美洲墨西哥港口。“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不斷深入,通過日照港出口的新能源車輛漸成規模。”山東港口日照港股份三公司市場營銷中心主任張偉介紹。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汽車企業共出口整車214萬輛,同比增長75.7%。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53.4萬輛,同比增長1.6倍。從服裝、家電、家具等為代表的“老三樣”到以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新三樣”,中國出口產品結構持續優化升級,折射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趨勢,也為全球綠色低碳轉型作出了積極貢獻。

      “在外貿承壓的態勢下,我國大力開拓新興市場、打造高水平開放平臺、培育壯大優勢產業,不斷匯聚外貿新動能。”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指出,今年上半年,“新三樣”產品,即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合計出口增長61.6%,拉動整體出口增長1.8個百分點,綠色產業動能充沛。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新能源汽車出口的高速增長充分體現出我國汽車產業競爭力顯著提升。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汽車的制造水平和電動化轉型水平不斷提高,中國的企業敢于創新,不斷進行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在汽車業“換道超車”的競爭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智能化”正在成為中國車的標志,高水平自動化也被國際同行普遍看好。

      行業熱度之外,口岸服務也是原因之一。通過開辟出口汽車“綠色通道”,設立汽車業務專窗;加強對相關國家技術、標準和規則的研究,業務專家上門宣講相關貿易政策;推廣“提前申報”“抵港直裝”等便利措施,海關一系列政策舉措不斷助力中國汽車加速“出海”。

      貿易自主發展能力不斷增強

      隨著海外市場需求旺盛,鋰電池成為出口“爆款產品”。日前,江蘇南通沃太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新投產的鋰電池生產車間內一派繁忙景象,在南京海關所屬南通海關監管下,企業3批總貨值超258萬美元的鋰電池產品完成通關手續出口海外。

      作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南通沃太新能源有限公司是我國最早涉足“光伏+儲能系統”的民營企業之一。“我們企業在歐盟等市場深耕多年,得益于自主創新研發和政策支持,鋰電池產品的海外市場競爭力和占有率不斷提升,今年企業在手訂單同比增長30%以上。”企業生產總監陳雨林介紹,隨著市場預期的持續向好,企業建設了新的生產車間以擴大產能。新廠區全部投產后預計產能能夠達到之前的6-7倍。

      在外貿領域,像南通沃太這樣的“小巨人”正在拔節成長,帶動外貿活力不斷走強。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54萬家,同比增加6.9%。其中,以中小微企業為主、充滿活力的民營企業不斷擴容,同比增加8.3%,外貿經營主體活躍度明顯增強。民營企業也是外貿穩增長的主力軍,上半年進出口增速高于整體6.8個百分點,規模占進出口總值的比重提升至52.7%,拉動整體增長4.4個百分點。

      據呂大良介紹,我國外貿結構不斷優化。從貿易方式看,上半年,產業鏈更長、附加值更高的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速快于整體,占進出口總值的比重提升1.2個百分點,達到65.5%,貿易自主發展能力穩步增強。從區域布局看,中西部地區、東北三省開放發展步伐加快,上半年進出口分別增長2.8%、4.5%,分別高出整體增速0.7個和2.4個百分點,合計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比重提升至21%,區域發展更趨平衡。

      上半年,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速接近兩位數,占進出口總值比重提升至34.3%。我國對沿線國家出口汽車零配件、鋰電池、自動數據處理設備的零附件等中間產品分別增長了39.3%、34.3%和28.9%。同期,對拉美和非洲等新興市場分別增長7%和10.5%,國際市場更加多元。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進出口分別增長8.6%和26.4%,開放平臺作用發揮明顯。

      進出口促穩提質有底氣

      當前,主要發達經濟體通脹仍處于高位,短期外需回暖動力不足,我國外貿穩增長仍面臨較大壓力。但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隨著一系列政策措施持續發力,有信心、有基礎、有條件實現進出口促穩提質的目標。

      日前,中國貿促會對3100余家外貿企業開展深入調研。調研數據顯示,對2023年三季度發展表示“信心穩定不變”及“較有信心”的外貿企業占75.1%。57.2%的外貿企業選擇了“海外客戶一直穩定”,55.5%的外貿企業選擇“國家穩外貿政策效果好,地方政府扶持力度大”。此外,還存在跨境電商等貿易新業態發展迅猛、《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紅利顯現等利好因素。我國企業參與和拓展海外市場積極性持續高漲,信心增強。

      “隨著我國經濟運行整體回升向好,更多務實有效的政策措施發揮效力,外貿企業隊伍必將更加壯大,活力也必將進一步增強。”中國貿促會新聞發言人孫曉表示,中國貿促會將會同各地各部門形成政策合力,認真落實穩外貿的各項政策措施,想方設法幫助企業應對國際市場需求疲弱等挑戰,全力推動我國外貿促穩提質。

      呂大良指出,我國堅持對外開放,積極推進國際經貿合作,陸續出臺一系列穩外貿政策措施,綜合效應正在持續顯現,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仍然具有堅實的支撐。2023年全年我們有信心繼續鞏固市場份額,保持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的地位。

      實現進出口促穩提質,穩住外貿經營主體是基礎。針對外貿企業最為關注的問題,海關總署推出的優化營商環境16條,幫助企業降成本、穩訂單、拓市場。全國海關圍繞落實16條,因地制宜出臺細化配套舉措,打通落實的“最后一公里”。從企業受惠看,隨著相關措施陸續落地見效,政策紅利逐步向企業釋放。

        版權聲明:呼倫貝爾擔保網為開放性信息平臺,為非營利性站點,所有信息及資源均是網上搜集或作交流學習之用,任何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均不得使用,否則產生一切后果將由您自己承擔!本站僅提供一個參考學習的環境,將不對任何信息負法律責任。除部分原創作品外,本站不享有版權,如果您發現有部分信息侵害了您的版權,請速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48小時內刪除。
      熱點推薦
      收費公路為何連年虧損? 交通部回應六大熱點問題
      收費公路為何連年虧損? 交通部回應六大熱點問題
      水污染防治法修改通過 將引爆萬億級市場空間
      水污染防治法修改通過 將引爆萬億級市場空間
      債券通”迎開門紅 首日成交逾70億
      債券通”迎開門紅 首日成交逾70億
      債券通考驗中國債市的身板體質
      債券通考驗中國債市的身板體質
      券商債券承銷上半年全面遇冷 公司債大幅縮水超七成
      券商債券承銷上半年全面遇冷 公司債大幅縮水超七成
      久久中文字幕久久无码_亚洲精品无码白丝喷白浆_日韩欧美永久中文字幕视频_思思99re6国产在线播放